当前位置: 首页›› 养生基地›› 武夷养生游

武夷 | 不看气质,看本事

浏览量:587  发布时间:2018-09-17 03:30:31  


在武夷山,你会为奇山所惊叹,为清流所洗涤,为茶香所折服。如果你来到武夷山脚下的这个小镇,你便会为它遗世独立的气质所感染。


朱子故里 邹鲁渊源


万亩荷塘


古朴民居

 

这里是

五夫镇

 

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,1700年前,晋代出了一位蒋姓五行大夫,而得名五夫。相对于声名远播的下梅古村,五夫更加的原始和纯粹。漫步在五夫古街,仿佛穿越到古代,雨蚀风侵的黄墙黛瓦,岁月磨洗的鹅卵石,以及兴贤书院、刘氏宗祠、朱子社仓、连式节孝坊,汇成了这座千年古镇的底蕴沧桑。

 

书卷气:才人辈出的哲学家小路

在这个人杰地灵之乡,仅有宋一代就出了大词人柳永,经学家胡安国,而最著名的,当属南宋理学家:朱熹。

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道朱子巷,是从前朱熹从居住的紫阳楼到兴贤书院必走之路。


一座牌坊上写着很特别的三个字“过化处”,另一面则是“三市街”。

“市街”代表着商业街,“过化处”:过是经过,化是教化。意思是经过了这里,就到了读书的地方,一座牌坊将读书场所与喧嚣市井悄然隔开,可见五夫人对读书人的敬畏。

兴贤书院取其“兴贤育秀”之意,为著名经学家胡安国的子孙胡宪所创。朱熹早年曾就读于兴贤书院,学成后便在这里讲学授徒。

兴贤书院的光彩依然可见,与旁边素色的古民居形成的鲜明的对比。

是远行高升,也是升高行远。

精致的木雕,“继往开来”模仿朱熹的笔迹,苍劲有力。

书院高高的牌楼上顶着三顶乌纱帽。最高顶上供着一品状元帽,两边是榜眼和探花,代表着儒家思想的“学而优则仕”。

 

沧桑气:一砖一瓦皆故事

行走于兴贤古街,青石板小路上,苔痕翠绿,两侧砖墙斑驳,街中牌坊林立,石坊门上分别镌刻着“崇东首善”、“五夫荟萃”、“天地钟秀”、“籍溪胜境”、“紫阳流风”、“三峰鼎峙”、“天南道国”、“邹鲁渊源”等历史名人的手书横额,无不透射出宋风遗韵。

充满历史感的矮墙,和即将新生的桃树,是历史的生命的延续。

刘氏家祠。

朱子开创的五夫社仓也安于村中一隅,它是朱子愿天下苍生安居乐业的见证。

 

自然气:古拙的遗世情怀

五夫镇虽经1000余年的世故沧桑,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建筑,并遗下极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。

挂上了红灯笼,古朴的街巷有了新的生气。

 

这衣服晾得真可爱。

妇女在溪边洗衣服,这不是几十年前才会有的场景吗?

自家的母鸡一点也不怕生,在青石板路上漫步。

孩子们放学聚在一起玩耍。


莲蓬和葫芦是吉祥物,家家户户都有。

堂前一杯茶,过门即是客。

精致的雕花,推开历史的门框。

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这又是谁家新娘的花轿?

全长一千余米的兴贤古街,仍居住着近千人口。没有了人的生活,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的遗迹,是死去的历史。

所幸的是,五夫景区并没有完全开发,人们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还未被打破。如果你走进他们的生活,不必打扰,做一个时光的过客吧。

武夷养身游是元生泰于2016年正式落地的大型综合性养生旅游服务项目,此前已历经长达6年的试点开发,在不断的探索与完善之后,项目从最初的仅限内部会员体验,逐渐发展为面向全国各地各阶层全面开放。

数年间,元生泰武夷养生游在武夷山市政府领导和客户的见证下,连接北、上、广、闽、浙等上千个城市资源,受到全国经销商与会员朋友们的广泛欢迎,年参与人数达30000人。

武夷养身游涵盖人们吃、住、行、游各个方面,连接武夷山风景区、元生泰养生酒店、元生泰健康产业园、武夷灵芝种植基地及养生餐五大场景,将养生与武夷山的自然资源、文化资源深度结合的成熟养生体系。

相关文章